醫心抗疫 陳麗老師賦 瘟毒肆虐民難安,封城閉戶百業疲。 賑濟舟車赴荊邊,醫者逆行戰無眠。 青山一道同云雨,疫厲不敵人心齊。 斬魔利劍衛中華,但盼春雷報捷至。
我國一直倡導復興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精髓,古往今來,有多少詩詞歌賦,精美華章,讓明月如玉,讓鄉愁如醉,讓春山空翠,讓江河奔雷。中國的古典詩詞是五千年文明當中生命力之所在,是我們民族特有的文化標識。為激勵學生傳承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感悟中華文化精髓之魅力所在,豐富閱讀的內涵,實現文化的復興與壯大。我校在3月4日組織高一、高二年段全體師生通過網絡視頻開展“古詩詞韻 寄懷抗疫”的主題班會課。從古詩詞學習要義入手、通過閱讀和鑒賞各類抗疫古詩詞,來增強學生對美的鑒賞力,開拓和塑造青少年的心靈之美。 身體力行傳播古典詩詞 責任在肩 班會上,班主任老師積極聯動學生的熱情,同學們也積極回應和分享。其中提到“語言文字可以傳遞出強而有力的信息,它的力量遠超過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程度?!蔽覈滦凸跔畈《痉窝滓咔榘l生之后,一衣帶水的中日友誼溫暖人心,隨著物資一同來到中國的,還有他們飽含情誼的溫暖話語。一句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寓意中日兩國的友好交流,這些優美的詩句,正是出于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欣賞和熱愛。日本友人們的每一句關切的問候,每一個用心寫下的文字,每一分真摯的情誼,都隨著捐贈物資傳遞到了中國,也引發了國人對中華文化失落的尷尬局面的深思。 好的詩詞富有感召力,引人共鳴,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通過挖掘、呈現、傳播古韻之美,讓越來越多的學生欣賞、珍視詩詞之美;讓更多的學生自發開始研習、體悟我們的文化傳承……“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的影響力在于潛移默化、浸潤心靈。學習古詩詞,是中國人成長的必須。但詩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傳承更需要發展。在古詩詞的基礎上,創新詩體,豐富內容,讓傳統文化萌發新枝嫩葉,也是詩詞文化回歸的核心要義。 用詩詞表達“抗疫”決心 責無旁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高一、高二的同學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家國情懷,言為心聲,字為心畫。通過自創抗疫詩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對詩詞的熱愛和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同學們用自己的視角,表達了對抗擊疫情的信心,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禮贊,表達了對未來美好的向往。 高一13班 張愉晨 《敬白衣戰士出征武漢》 高二17班 龔怡婷 《戰疫》 高一4班 方星宇 《同心抗疫》 高二17班 薛劍梅 《春臨江城》 高一4班 佘陳瀧 《戰疫勝》 高一4班 陳懷炯 高一3班 卓易威《共抗疫情》 高一4班 王征宇《同心抗疫》 高二4班 朱晶晶 《黎明將至》
高一3班 盧智君 《同舟共濟,齊心抗疫》
高二4班 黃依林 《梧桐聲,梧桐生》
高一3班 楊磊《堅定抗疫,助力武漢》 高二17班 黃雯靜 《致敬最美逆行者》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中華兒女對民族未來最深沉的責任與使命,將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終身學習理念進行有機的結合,這不僅可以培養當代青少年的道德素質,還能為社會培養更加優質的人才。讓我們共同期待微笑面對的春天,期待從容自信的詩意生活的回歸,也期待“春風拂面如期至,霧散云開日月明” |